2009年4月26日 星期日

粗糧吃得少 易患糖尿病

吃對食物,才會健康。據美國「網絡醫學博士」網站報導,科學家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,白米和白面包等澱粉類食物會增加人們患糖尿病的風險。其中每天進食300克(6兩)以上白米的人,患糖尿病的風險會增加78%。報告同時指出,適量進食全穀類食物有助降低風險。


美國納什維爾·范德比爾特大學的拉奎爾·維裡嘉斯博士及其研究小組對6.4萬人進行了為期5 年的追蹤研究,記錄了他們的日常飲食和生活習慣。研究過程中,有1608名受訪者患上了糖尿病。數據顯示,常吃白米、白面包和面條的人患病幾率尤其高,其中每天吃超過300克白米的人,患糖尿病的可能性比每天吃200克以下白米的人高出78%。



波士頓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蘇普里亞·克里什南表示,在日常食譜中增加纖維含量,就能減少這種風險,這並不困難。他說:「人們只要用全麥麵包代替白面包,或者多食用些葡萄乾小麥片、燕麥片等粗糧,他們每日進食的纖維量就會從低級升至中級,這相當於把患糖尿病的風險減少10%。

要注重三時節健康法

在春天,人們飲食上應注意以下三個「時節」的不同,多食蔬菜,有條件的話,多吃點野菜。

  早春 吃點蔥姜蒜

  陰寒漸退,陽氣開始升發,乍暖乍寒。根據「春夏養陽」的理論,此時可適當吃些蔥、姜、蒜、韭菜、芥末,不僅能祛散陰寒,助春陽升發,而其中所含的有效成分,還具有殺菌防病的功效,此時宜少吃性寒食品。

  仲春 多吃野菜

  古人云,春應在肝。肝亢可傷脾,影響脾胃運化。此時可適當進食大棗、蜂蜜、鍋巴之類滋補脾胃的食物,少吃過酸或油膩等不易消化的食物。這時正值各種既富含營養又有療疾作用的野菜繁茂榮盛之時,如薺菜、馬齒莧、魚腥草、蕨菜、竹筍、香椿等,應不失時機地擇食。

  暮春 要吃得清淡

  氣溫日漸升高,此時應以清淡飲食為主,在適當進食優質蛋白類食物及蔬果之外,可飲用綠豆湯、赤豆湯、酸梅湯以及綠茶,防止體內積熱。不宜進食羊肉、狗肉、麻辣火鍋以及辣椒、花椒、胡椒等大辛大熱之品,以防邪熱化火,變發瘡癰癤腫等疾病。

春季飲食 注意要五多五少

春季的天氣變幻莫測,人極易患病。醫學專家認為,要使身體健康,就必須做好日常保健工作。下面就向您介紹春季飲食要注意的「五多五少」。

  多「還原」少「氧化」活躍大腦

  如何保障大腦健康?怎樣提高用腦效率?營養學家指出:多吃還原食物,少吃氧化食物。

  所謂氧化食物,是指那些富含過氧化脂類化合物的食物,油炸類食品、方便麵、漢堡包等為其代表,高熱量含油食品、肥肉和果汁亦屬此類。這些食物能在人體內發生氧化反應,損害腦血管壁的正常分子結構,使腦血管變窄,影響血液流動,對大腦的生理活動產生不良刺激,導致思維遲鈍。

  還原食物則含胡蘿蔔素、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成分,可阻止腦血管壁的氧化反應進行,或者使已經發生的氧化反應「還原」,保證腦血管通暢,大腦供血充足,始終處於清醒、活躍的健康狀態。

  多食禽肉少食畜肉保護心臟

  對於肉食,人們大多又愛又怕。愛是因為它營養豐富,口感良好;怕是因為其脂肪含量高,容易與高脂血症乃至冠心病、中風、糖尿病等疾病掛鉤。如何解決這個難題呢?竅門之一就是多吃禽肉少吃畜肉。

  與豬、牛、羊等畜肉比較,禽肉雖同屬動物性脂肪,但所含脂肪的結構卻不相同。畜肉脂肪中飽和脂肪酸多,膽固醇也高,而鵝、鴨、雞等禽肉不僅脂肪較少(僅為前者的1/4~1/3),而且所含脂肪的結構更接近於橄欖油,故有保護心臟的作用。

  多食「生」少食「熟」減少致癌物

  就禽肉而言,如果有生、熟兩種擺在你面前,你會鍾情於哪一種呢?熟肉製品食用方便,口味也不錯,你可能更喜愛熟肉製品。不過,這樣你將犯下攝入亞硝酸鹽的錯誤。因為在製作熟肉製品過程中,要添加亞硝酸鹽,目的是借助其防腐作用,使食品保鮮。但亞硝酸鹽一旦進入人體,就可分解成具有強烈致癌作用的物質亞硝胺,嚴重威脅人的健康。

  多吃「糙」少吃「精」保護血管

  目前冠心病、腦梗死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日漸升高,已成為國人的「頭號殺手」。除了傳統的高血脂、高血壓、高血糖等「三高」外,還有一大禍根,那就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。

  國內外專家研究發現,一種稱為同型半胱氨酸的物質,如果在血液中的濃度過高,就會引起人的動脈硬化,最終導致心肌梗死、腦中風以及老年痴呆症。而血液中的同型半胱氨酸之所以會升高,越來越多地吃精細加工的食品就是原因之一。

  多食「綠」少食「白」益壽延年

  營養學家分析了各種蔬菜的養分,發現一個規律:蔬菜的營養價值與其顏色深淺有關。顏色愈深的蔬菜,維生素與胡蘿蔔素含量越多,反之就越少。按此規律排出的順序是:綠色蔬菜、紅黃色蔬菜、白色蔬菜。

  綠色蔬菜富含鈣質,葉酸與維生素C的含量也很高,此外,具有抗癌防病作用的葉綠素尤其多。